2024 绳文 美々4遗址(北海道千岁市 绳文时代后期末~晚期初(约3000年前))
新千岁机场内的大规模墓群
美々4遗址发现于千岁市南部的新千岁机场内,具体地处苦小牧市与美沢川之间的左岸。该遗址地势南向,呈缓坡状,海拔介于5m至20m之间,地理范围涵盖北部台地、坡面区域、南部低地以及现今的河床。美沢川流域作为遗址密集区,分布着从旧石器时代到阿依努文化时期的多阶段遗存。
因新千岁机场的建设,此地历经多次发掘调查。调查包括昭和51年(1976年)至60年度(1985年)的调查(昭和调查),因管理用道路的铺设而进行的平成6(1994年)、7年度(1995年)调查(平成调查),以及从令和3年度(2021年)开始的平行引导道双线化安保相关的调查(令和调查)。在这些调查中,除了土坑墓之外,还发现了周堤墓、堆土墓(坟墓)等与晚期绳文时代相关的各类墓葬。此外,还出土了许多珍贵遗物,其中一些诸如动物形陶制品等的遗物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
调查表明,遗址全域存在绳文时代晚期末至晚期初的墓地,这一发现使其成为北海道最具代表性的绳文时代遗址之一。昭和调查期间,在台地部分发现了周堤墓和周沟墓等大型集体墓葬。其中周堤墓作为北海道特有的墓葬形式,其外径从2米至数十米不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同属世界遗产"北海道、北东北绳文遗址群"的Kiusu周堤墓群(位于千岁市)外径达83米,显示出这一地区的墓葬规模特征。在美沢川流域的低地部分,还发现了堆土墓(坟墓)。与常见的将遗体埋入土坑之中不同,这种墓葬是通过堆积火山灰等物质进行埋葬的。另外,此墓地出土了重要文化财——动物形陶制品。在平成调查阶段,我们对台地与低地之间的斜坡区域进行了调查发掘,尽管发掘面积较小,但仍出土了大量绳文时代晚期的陶器和石器。最具突破性的发现是平成7年(1995年)出土的猫头鹰图案陶器片,该陶片与昭和58年(1983年)台地区域周堤墓出土的陶器片完全吻合。这一重要发现确凿地证明了遗址内台地与斜坡区域在绳文时代是作为统一的功能区使用的。
在令和时期的调查中,考古工作继续向斜坡区域扩展,并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包括许多装饰品,如翡翠制外玉和陶制耳塞(耳饰)等。此外,在出土的动物骨片中,还发现了大量被烧焦的鹿、野猪、狗等动物骨骼。这些遗物的出土状态表明,斜坡区域的堆土遗迹可能是用于举行祭祀或仪式活动的场所。
在令和5年度(2023年)的调查中,新发现了包含人骨的10座土坑墓。这也是首次在此遗址中的斜坡区域发现成规模的土坑墓群,其范围可能还会扩展到西侧令和6年度(2024年)的调查区,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美々4遗址所发现的周堤墓、堆土墓等多样化的墓葬形态及其分布特点,不仅对研究北海道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深入了解绳文文化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藤井浩)

有陶偶出土的土坑墓(1983年度)

陶偶:从土坑墓的地面上出土。其表面覆盖着红土,被发现时呈俯卧的姿态。此遗物应该是陪葬品。另外,陶偶以比较完好的状态从墓中出土实属罕见。其高度为20cm。


土坑墓:从地面向下挖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葬坑,然后将遗体埋入其中。
周堤墓、周沟墓:周堤墓是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其建造方法是在地面挖掘圆形竖穴,并将挖出的土壤堆积在竖穴周围形成环状土堤(图中A处浅黄色部分)。这类墓葬通常在土堤内部设置墓坑,作为集体安葬的场所。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特殊的埋葬形式仅见于绳文时代后期的北海道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之相似的周沟墓则采用不同的构造方式:在墓坑周围挖掘圆形或马蹄形的沟槽,并在沟槽内侧设置墓坑。
盛土墓(坟墓、土丘墓):通过在地面上挖一个凹陷的坑洞,然后在上面堆积火山灰,形成“堆土”。美々4遗址主要使用了支笏和恵庭岳的火山灰。这种类型的墓葬是多遗体共同埋葬,也就是“合葬墓”的可能性很大。在当时调查的时候称之为“坟墓”。

台地部分的周堤墓群(1983年度,图右上为南方向)

周堤墓的现场调查情况(1983年度)

陪葬有石斧和石镞的土坑墓(2023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