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多种多样与绳纹时代祭祀相关遗物
出土时头部至右腕部分破碎。将另外发现的左腕、右脚、左脚接合,几乎可完整复原。
北总地区绳纹时代晚期末期的代表性聚落
下户贝塚是绳纹时代晚期至末期形成的贝丘聚落。位于俯瞰利根川低地的台地上,发现有向北开口的半圆状贝丘,以及绳纹时代晚期中叶(加曾利B式期)至末期中叶(安行式期)的地穴式建筑遗址22处。贝丘由微咸水域生活的贝类组成,可知在绳纹时代,海水流入现在的利根川水系,形成微咸水域。1981年至今,下户贝塚共进行过12次考古发掘,是北总地区绳纹时代晚期至末期的代表性遗址。为了出版下户贝塚的考古发掘报告,我孙子市教育委员会自2013年以来,一直在进行出土遗物的整理工作,遗址的性质以及特征逐渐明晰。
由祭祀遗物可见复杂的精神文化
在下户贝塚中,除日常生活使用的陶器和石器之外,还出土了许多用于祭祀和仪式的特殊遗物。
在发现地穴式建筑群的宫前遗址地区,出土了陶制耳饰469件,这一出土数量在整个关东地区都屈指可数。约八成的耳饰都是与“异形台付土器”、陶制明器等特殊陶器一同出土于地穴式建筑中,可以推测这些耳饰是在居住空间内使用的,这一点十分有趣。此外,在另一地区地穴式建筑的外侧,出土几乎可完整复原的猫头鹰形土偶,以及模仿刻有人脸的陶板,应是在户外举行祭祀活动的相关遗物。
至于石器和石制品,除石镞等狩猎工具外,也发现了石剑、石棒、独钴石等祭祀相关遗物。此外,除燧石、黑曜石等部分石材外,并未发现原石及未加工石材,可知下户贝塚并不是石器、石制品的制作地,而应是消费地。用兽骨等加工的骨牙制品方面,则出土了鹿角制叉状角器、狼下颌骨所制垂饰等饰品。
由“异形台付土器”和陶制明器等特殊陶器,土偶(人形陶制品)和耳饰等陶制品,石剑和石棒等石制品,以及骨角器等多种祭司相关遗物的存在,可知当时的社会应已孕育出高度发达的精神文化。如此一来,在绳纹时代晚期至末期,北总地区人们的生活及仪式的情况都得到了明确的认识,可以说是本遗址一项重要的成果。
下户贝塚在绳纹时代末期中叶,最后的聚落也迎来终结,在我孙子市内尚未发现其接续的弥生时代聚落遗址。这群在下户贝塚生活、孕育了文化的人们的下落很令人在意。
▲宫前遗址地区发现的地穴式建筑
按照方形→圆形→六角形的顺序重建了三次。
▲遗址平面图
可见地穴式建筑分布于台地顶端地区。现在距离利根川1.3公里,在新石器时代附近遍布微咸水域。
▲贝层剖面
在混有贝壳的黑土表土之下,确认了含大量贝壳的贝层。
▲注口土器1
半部有破损,口部原本应有盖子或是绘有红彩。高20.3厘米,宽21.5厘米。
▲注口土器2
窄口深钵上安有流嘴。与之纹样形状皆相同的注口土器还有一件出土。高20.8厘米,宽23厘米。
▲陶制耳饰
透雕的耳饰,以及中空部分有桥状立体精细装饰的耳饰,可能不是聚落内制作,而是外面带来的。直径3.8~7.2厘米。
▲石剑
长30.1厘米
▲独钴石
长15.5厘米
▲石棒
长10.3厘米
▲猫头鹰形土偶
虽小但在弯曲部分可见立体的船型表现,制作精巧。高15.5厘米,宽9.8厘米,厚5.5厘米。
▲狼下颌骨制垂饰(骨角器)
在狼的下颌骨上开孔的装饰品。长1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