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地区最大的村庄—-讲述着一万年前的故事
贝丘密集地带中最古老的贝丘
史迹取挂西贝塚是位于面向东京湾的下总台地上的绳纹时代早期早段~前期前半段的村落。早期早段(约一万年前)的贝丘在全日本数量很少,在贝丘密集的东京湾东岸也是最古老的存在。自1999年以来,伴随着建筑开发进行的发掘调查,于2008年发现了数座有贝壳层的竖穴式建筑,从此备受瞩目。2009年到2022年,为了保护该遗址,我们进行了调查以确认其范围和内容。最终我们发现了50多个早期早段的竖穴式建筑,在以台地南部为中心,东西向约300m的范围内,这些竖穴式建筑沿着台地呈带状分布。这便是关东地区最大的绳纹时代早期早段的村落。
展示生活和精神文化的出土遗物
在遗址东部发现的竖穴式建筑中,堆积着约70cm厚的贝壳层。建筑在废弃后,沉积了许多贝壳和骨头之类的食物垃圾。贝壳层中残存着野猪、鹿、狸、野兔、野鸡、野鸭、鲤鱼、黑鲷和沙丁鱼等动物骨头。在作为食物的鱼类和贝类中,99%以上的贝类是生活在半咸水(淡水和海水混合的地方)中的大和蚬,而鱼类则是生活在淡水和内湾的沿海地区,这表明捕捞是在比较广泛的水域进行的。此外,以野猪、鹿等为主,还有狸、野兔,鸡类、鸭类等多种动物的发现,也说明当时的物种极具多样性。在对出土的碳化种子和陶器上残留的种子压痕进行详细调查之后,我们发现当时就已使用胡桃揪等坚果类、灯台树等浆果类(果实水分多且柔软)、以及大豆属和红豆亚属等豆类。我们还在储存的坚果上发现了米虫的痕迹,说明当时的人们长期定居于此地。
我们在一处竖穴式建筑的贝壳层下发现了成堆的被火烧过的野猪和鹿的头骨。在四个野猪头骨聚集的地方,发现其中三个头骨在轴线上交错排列,另外一个与它们正交排列。这种奇特的发掘状况非常罕见,让人很难相信它们只是被丢弃了。这对于了解当时人们的礼仪制度和精神文化生活尤为重要。
如前文所述,该遗址出土了丰富多样的,能够详细了解绳纹时代早期早段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遗物,从另一层面讲,这是一个向我们叙说一万年前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急剧变化地自然环境的宝贵文化遗产。(白崎智隆)
绳纹时代早期的竖穴式建筑上堆积而成的贝壳层
有贝壳层的绳纹时代早期早段竖穴式建筑集中于遗址东部,其年代也大体一致。
取挂西贝塚和东京湾
海老川在遗址以西的地方潺潺流过。据推测,大约一万年前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40m左右,海岸线也在比现在更远的位置,大概距离遗址有6km。
遗址全景(由东向西)
海老川的两条支流在狭小的台地上蔓延开来,东西细长,与山谷的海拔相差约15m。
竖穴式建筑分布图
大致分为3个时期,初期集中于遗址中部,随后转移至东部
米虫的压痕
在陶器表面的小孔上注入硅胶以取出模型,观察后发现是米虫。左图为硅胶模型,右图为显微镜图像
▲绳纹时代早期早段的贝壳
以大和蚬等生活于半咸水的贝类为主
▲绳纹时代前期前半的贝壳
以蛤蜊等海贝为主
贝塚贝壳的变迁
通过对比绳纹时代早期早段和前期前半的贝塚和贝壳种类,可以看出早期至前期,海岸线是如何慢慢接近到该遗址附近的。
动物骨骼聚集处
位于中央的野猪头骨的年龄从幼年到成年不等,且下颚骨也被去除。另外,经常被加工成骨角器的鹿角以原样的形式出土,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野猪头骨(A、B)和鹿的头骨(C)
A是成年雄性,B是幼年。 A有烧焦的痕迹,可能是在骨头的状态下被火焚烧的。这只鹿的头盖骨的后脑勺也被切除。长:A40cm、B21.5cm、C12cm。
牙饰
使用阔口真鲨的牙齿制成。有直径约1~2㎜的小孔。宽约7-11㎜。